关于2020年元至5月份县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
房政公开发【2020】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的要求,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期对县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信息维护工作进行了抽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整体情况
(一)网站信息发布统计情况。截至2020年5月29日 18时,县政府门户网站整站共公开发布各类有效政府信息2572条。信息公开量位居前10位的单位分别是:房县卫生健康局(265条)、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83条)、白鹤镇(133条)、民政局(123条)、住建局(121条)、生态环境局(120条)、财政局(85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82条)、农业农村局(81条))、林业局(79条);信息公开量在10条以下的单位分别是: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1条)、城管执法局(2条)、审计局(2条)、机关事务管理局(3条)、水利湖泊局(5条)、统计局(9条);信息公开量为零的单位分别是:融媒体中心、文化和旅游局、司法局、交通、教育、民宗局,共6个,在此提出通报批评。(详见附件1)
(二)网站内容保障情况。从元至5月份网站信息更新总体来看,各栏目信息更新及时、高效的单位分别是:野人谷镇、白鹤镇、沙河乡、公安局、林业局;所发布的信息内容质量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公安局、医保局、行政审批局、尹吉甫镇、野人谷镇。网页栏目信息更新情况较差的单位分别是:中坝乡、九道乡、上龛乡、发改局、人社局,在此提出通报批评。(详见附件2)
(三)网上问政回复情况。1至5月份政府网站网上问政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764件,办结764件,办结率100%。其中疫情防控类271件,精准扶贫类82件,监督执法类78件,社保医保类102件。回复比较及时、质量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城关镇、土城镇、大木厂镇、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局、城管执法局、人社局、卫生健康局、交通局。(详见附件3)
(四)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目前,全县各乡镇和县政府序列部门共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38个。本次检查发现合格的政务新媒体有24个,不合格的新媒体14个,责任单位分别是:野人谷镇、大木厂镇、尹吉甫镇、化龙堰镇、军店镇、门古寺镇、白鹤镇、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财政局、县人民法院、卫生健康局、团县委、生态环境局房县分局、司法局,合格率为63%。超过一年以上未更新的新媒体责任单位分别是:野人谷镇、白鹤镇、尹吉甫镇、财政局、卫健局、司法局,在此提出通报批评。(详见附件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融媒体中心等6个信息公开量为零的单位,对政府网站信息公开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公开工作不闻不问。中坝乡、上龛乡、九道乡等单位虽开设了单独网页,但长期以来不催不动,相关负责同志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了事,工作成效不明显。大木厂镇、上龛乡、九道乡、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交通运输局等8个单位至今未明确和报送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信息。
(二)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规范。一是部分单位不能妥善处理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相关工作。以“精准扶贫”为例,本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重点领域,又是民生关注热点,但多数乡镇相关信息公开程度低甚至不公开,导致民众通过网上问政、市长热线等形式进行咨询、投诉较多。自2019年以来,因扶贫、棚户区改造等领域信息应公开而未公开,提请县政府依申请公开的案例已有5起。二是政务公开缺深度。部分单位通过政府网站公开的政府信息多数是转载上级政策、文件,本级决策情况、执行情况、监管情况、服务情况和执行结果等信息鲜见,严重背离了政务公开的本质要求。三是公开信息不严谨,公开程序不严格。信息未经保密等严格审查程序即对外发布,信息编发操作不规范,文档格式不统一、图片大小不一致、内容断篇、错别字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问政回复应付,服务意识欠缺。部分单位在处理网上问政时存在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答非所问、避重就轻、或以政策文件作为回复内容不进行实质性解答释疑,语气生硬,回复质量较差等,导致留言人对回复不满意而进行重复问政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单位在没有核实清楚的情况下,直接回复“不属于自己管理范围”,对待网民留言不重视,体现的是缺乏为民办事的责任心。个别乡镇违建拆除问题,因乡镇没有执法权限、和县直职能部门职责存在交叉又缺乏沟通合作,导致群众诉求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了办结率。县内风雅城市广场、鸿江学府等多个小区无法办理不动产证、物业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因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问题被反复投诉,群众意见大。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重点。一是坚持原则。各责任单位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充分立足政府网站平台,按照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的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国家秘密等依法依规不能公开以外,坚决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以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政策落地见效,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是突出重点。各责任单位要坚决推进财政预决算、规范性文件、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政策解读等基础领域信息公开;扎实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精准扶贫、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环境污染治理、文化体育建设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强化工作责任落实。信息公开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政务公开相关工作要求,把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工作具体落实到人,明确管理责任,根据责任栏目的属性,严把时间节点,及时组织信息更新发布,保障栏目日常更新和维护。被通报的未按时维护更新的政务新媒体,责任单位要立即进行整改,无力维护的,要迅速关停,坚决杜绝政务新媒体“僵尸”“睡眠”“雷人雷语”“无互动无服务”等现象;合并优化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栏目,对于不能够按时更新的子栏目做撤并处理,切实保障内容更新及时、规范;严禁未经审核同意新开设政务新媒体,被国办、省、市通报的,将按规定约谈有关责任人。同时密切关注QQ工作交流群信息,对工作要求做到及时回复、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工作群平台,加强沟通交流。
(三)持续加大网站和新媒体信息审核力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要求,县政府门户网站的每个页面底部都添加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入口,网民通过全国政府网站纠错平台提交纠错信息更加便捷。一是各单位要按照“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信息审核报送制度建设,强化分管股室初审、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发的“三级审核”制度,对上网信息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避免出现文字、信息内容错误,杜绝出现领导人姓名、各级机构名称、各类法律法规名称、重大方针政策等严重错误信息发布。二是对网民通过纠错平台提交的纠错信息,经调查属实的,县政府办公室将进行全县通报,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是网站或新媒体被上级政府通报的,将报请县政府启动问责程序,约谈单位主要领导。
(四)及时有效办好网上问政回复。网上问政平台是政府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汇集民意、解决民忧的桥梁和纽带,各承办单位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实将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健全办理机制。承办单位要把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专人负责、限时办结、台账登记、责任追究等办理制度,规范完善接收认领、交办办理、回复反馈等办理环节。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各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部门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网上问政办理工作。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推诿扯皮。对涉及多部门的,部门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解决好群众诉求,确保网民留言“件件有落实、条条有回音”。如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要及时和行政审批局政务公开管理股联系,说明理由,避免留言在本单位滞留,影响转办时效。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在收到转办的留言问政后承办单位要第一时间联系留言人,了解具体诉求情况,掌握准确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网民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回复。对已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对于确属工作不到位的,要进一步办理,直至留言人满意为止;对暂时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取得网民理解;对不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留言,要做好解释说明,确保网上问政办理工作规范到位。三是提高回复质量。各承办单位对待群众诉求切忌消极应付,要做到真办理,真解决,拒绝空话、套话。避免出现答非所问、避重就轻、或以政策文件作为回复内容,语气生硬,回复质量较差等情况;杜绝以“正在办理”、“正在调查”等语言报结,要求写明与网民联系沟通情况、调查处理结果以及网民是否满意等信息。
各责任单位请认真对照检查指标,结合所负责栏目和政务新媒体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对检查出的问题,要举一反三,一次性整改到位。提出通报批评的相关乡镇和县直单位请于6月19日前将问题整改情况、后续工作措施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刘娟,联系电话:3250885。
附件:附件1:2020年元至5月份信息发布统计表.xls
附件:附件2:部门乡镇网页督查情况表.xlsx
附件:附件3:2020年元至5月份网上问政回复情况统计表.xlsx
附件:附件4:房县2020年第二季度全县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