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县2017年度财政决算和
2018年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房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目前,2017年财政决算已经省财政厅审核批准,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报告2017年财政决算和今年前三季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5012.7万元,占年初收入计划83200万元的102.2%,与同期69311.2万元相比增收15701.5万元,增长22.7%。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40255.3万元,占年初计划39900万元的100.9%,同比增长31.9%;地税部门26801.8万元,占年初计划26600万元的100.8%,同比增长34.7%;财政部门17955.6万元,占年初计划16700万元的107.5%,同比下降4.9%。
2017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800万元,占年初收入计划56100万元的103%,与同期51017万元相比增收6783万元,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39757.4万元,占年初计划40400万元的98.4%,同比增长20.2%;非税收入18043万元,占年初计划15700万元的114.9%,与上年持平。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支出436514万元,其中:县级支出392650万元,占年初预算326013万元的120%,增加66637万元,具体情况已向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上解上级支出12555万元(调整完善财政体制上解7984万元、出口退税上解175万元、专项上解4396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2156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743万元。
2017年全县可用财力43748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800万元;上级补助返还性收入656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9241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25112万元;上年结转3993万元;调入资金1357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8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5440万元。总支出436514万元,收支相抵结余967万元,按政策规定结转下年支出。
与向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决算财力增加11299万元,主要是2017年底相关部门加大收入征缴力度,地方财政收入增收1700万元;决算办理期间,省财政增加对我县补助15337万元。调入资金减少5738万元。与报告的执行数比较,决算总支出增加10332万元,主要是上解上级支出增加589万元,以及按照相关政策,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74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95115万元。其中:县本级4026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972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28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1万元);省补助17762万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收入67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4216万元、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收入51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收入493万元、车辆通行费9261万元、旅游发展基金6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361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6858万元;上年结转228万元。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95115万元。主要项目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6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77114万元;农林水支出49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26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0万元;其他支出3614万元,结余22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与向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1251万元,主要是按照相关政策,上级补助增加。支出相应增加125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2718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901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01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809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45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940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51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79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12万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35987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306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737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6647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53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860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364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97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0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880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1672万元。
(四)预备费动用及超收收入安排情况
2017年9月下旬,我县遭受持续降雨天气,全县各地受灾严重。按照《预算法》相关规定,县财政动支预备费500万元,用于救灾补损,列入农林水支出。
2017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56100万元,实现收入57800万元,超收1700万元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五)债务情况
2017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72298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3544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36858万元。按用途划分:新增一般债券13940万元,主要用于水利补短板1070万元、村级卫生室建设313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9738万元;新增专项债券36858万元,主要用于乡镇污水项目20342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5415万元、土地储备11101万元;置换债券21500万元,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截至2017年底,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28290.77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为281841万元,政府或有债务为46449.77万元。
二、2018年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财政改革,组织各项收入,强化支出管理,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64401.3万元,占年初计划97000万元的66.4%,与同期50356.2万元相比增加14045万元,增长28%。按级次:中央收入完成19608.3万元,比同期16209.3万元增加3399万元,增长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793万元,比同期34146.8万元增加10646.2万元,增长31.2%。按部门:国税部门完成30409万元,比同期23951.6万元增加6457.4万元,增长27%;地税部门完成19540.5万元,比同期15960.8万元增加3579.7万元,增长22.4%;财政部门完成14451.8万元,比同期10443.7万元增加4008万元,增长38.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520万元,完成预算的86%,较上年同期增长11%。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8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公共安全支出19588万元,增长29%;教育支出46948万元,增长15%;科学技术支出3378万元,增长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643万元,增长1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9951万元,增长25%;节能环保支出16014万元,增长9%;城乡社区支出12390万元,增长16%;文化体育与传媒、农林水等其他各项支出57713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11665万元,占年初计划35350万元的33%。政府性基金支出11464万元,占年初计划35350万元的32%,分项情况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509万元,农林水支出7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0万元,其他支出704万元。
(三)社保基金预算
社保基金收入98618万元,支出105334万元,按险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651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96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92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725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6041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4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4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66万元。
(四)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1. 财政收入增幅进一步加大。为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收入目标,财税部门加强协作,深挖潜力,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一是密切关注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动向,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跟踪分析,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税源监控,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拟定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到相关征管部门,并督查任务落实情况,保证了收入均衡、稳定入库;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加强稽查监管,严禁擅自减征、免征、缓征,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元至9月,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8%、31%,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均值17.3、19.4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一。
2.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元至9月,全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24437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较上年同期增长11%。一是统筹财力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待遇落实,提高全额拨款单位在职人员医保等财政匹配资金。二是按照优秀村书记工资年增3600元、副职干部工资年增5000元标准提升村干部待遇。三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中职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落实义务教育贫困生资助政策和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四是全面落实五保、低保、高龄补贴等社会救助资金发放,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残疾人保障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范围,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提标政策。五是做大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平台,完善扶贫资金统筹机制,整合各类资金12.4亿元,支持实施“三大战略、六个一批”和“十个提升工程”、“十个到村到户”政策的落实。
3.助推发展力度进一步增强。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完善融资担保机制,继续壮大“助保贷”、“过桥贷”、“担保贷”资本金,引导金融机构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今年以来,为实体经济担保贷款9942笔8.1亿元。二是支持转型升级发展。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支持北城工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筹措资金对星源科技、诚信汽配、三鑫生物等新进规、上市、外贸出口、创新企业实施奖励,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获得专利、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和地理标志商标等进行奖励,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旅游活县”战略实施,建立生态文化旅游基金1000万元,支持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三是做好三个PPP项目。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西关印象PPP项目、房州古镇PPP项目顺利通过评审,总投资达17.5亿元。
4.财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预算经济分类改革,形成政府和部门相互独立、统分结合的支出经济科目分类体系,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扩围,逐步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二是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开展绩效评价项目23个、资金13.64亿元;聘请第三方机构实施投资评审,完成丁字街危房改造、北城工业园污水管线、梅花山大桥等评审项目50个,送审金额9.16亿元、审定金额8.14亿元,审减1.02亿元、审减率11.14%;三是严格监督检查,开展重点财政资金专项检查,检查项目16个、下发通知书29户,其中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查处违规资金134万元。
今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尚存在不足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基础薄弱,传统行业对税收的拉动偏弱,部分新办企业处于发展阶段,短期内税收贡献不明显,财源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二是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基数逐渐抬高,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上年有较大的增幅,但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仍慢于时间进度6个百分点;三是政策性增支因素日趋增多,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收支平衡难度前所未有;四是政府性债务即将进入还贷高峰期,政府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加大。这些财政工作的困难和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五)后期工作重点
后期,财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完善财税大数据平台建设,对税源变化进行动态监控,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源跟踪,组织实施房地产行业、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税收专项清查,加大清缴清欠力度,确保应缴尽缴。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围绕国家和省、市资金投向,找准切入点,把握落脚点,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全力争取上级对我县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弥补我县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不足,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需求;坚持厉行节约,低标准安排办公经费,减少行政性经费支出。四是强化债务管控,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对新增债券资金监督管理,确保按项目使用到位;制定偿债计划,确保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本息。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执行好2018年财政预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执行县人大的各项决议,咬定目标不放松,服务发展不停步,狠抓落实不懈怠,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打好打赢收官之战,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