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01145506X/2025-15983
主题分类
财政
发文日期
2024年12月29日 15:36:56
发布机构
房县财政局
文号

关于房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2月29日在房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房 县 财 政 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优化支出结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趋势向好,有力促进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县”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现将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0000万元,比上年完成数172177万元增加27823万元,增长16.16%。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763657万元,比年初预算735832万元增加27825万元,增加3.7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47966万元(返还性收入656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0352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787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373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611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341万元;调入资金7500万元。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预计763389万元,与年初735832万元相比增加27557万元,增加3.7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74898万元;上解支出4082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7667万元。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政府收支功能分类科目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844万元;国防支出50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965万元;教育支出8647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121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61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06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775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83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8956万元;农林水支出13400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8837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470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52万元;金融支出25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30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50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1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543万元;预备费547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515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00万元。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6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预计443092万元,其中:县本级收入10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4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3674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04万元。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预计443092万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72006万元;农林水支出5152万元;其他支出27577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3542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51万元;调出资金75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8845万元。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三)社保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82007.2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3494.3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8512.89万元。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77692.0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179.1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8512.89万元。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315.2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0640.98万元。

(四)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全力以赴促增长稳预期,精准发力解难题保“三保”,真抓实干推改革强监管,财政工作成效显著。

——对上争取可圈可点。举全局之力,积极对上争取,全年完成争取任务20.24亿元;同时,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3.974亿元(新增27.49亿元、再融资6.484亿元),争取债券资金规模全市第一。

——大财政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坚持以“灵魂深处闹革命”的思想自觉,在干中学、学中干,扎实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加快国有“三资”盘活利用,推动实现“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累计清理国有“三资”总额2701亿元,甄别有效资产1306亿元,近期可利用资产规模168.54亿元;已盘活资产账面价值157.1亿元,盘活率93.2%。创新“三资”清查五张表,对222家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全面清查,编制资产编码,制作资产“身份证”,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保”底线兜牢兜实。一是全力筹措资金保障“三保”,拨付衔接资金5.2亿元,支持七大产业链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每月15日之前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到位,筹集资金1.7亿元,发放2023年度绩效工资差额部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从2024年起随月发放。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拨付城乡义务教育和学生资助补助资金11996.07万元,每月及时结清学生营养餐货款。三是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做好惠农政策宣传,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

——支持发展有力有效。2024年,鼎立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保余额12.8亿元,其中:新增5家企业担保贷款2600万元;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办理51笔19673万元“政采贷”业务;中小微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小额政策性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鼎立信融资担保公司综合保费收取率0.55%,协商再担保新增业务利率不超过5%;全年相关合作银行发放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03笔4781万元,在保余额67117万元。

——财政监管从严从实。一是实施综合监督检查。对房县残疾人联合会、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等6家单位2023年度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财务收支、会计核算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二是协助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协助开展农田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监督检查及违规出台财税政策招商引资问题整治,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及暂付款专项监督检查,违规公务接待专项监督检查,对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协同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三是突出资金绩效。完成房县电子产品处理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上龛乡道路水毁重建等96个项目投资评审,送审金额17.2亿元,审定金额 15.86 亿元,审减金额1.34亿元,净审减率7.79%;实际完成政府采购金额78212万元,节约资金5738万元,节约率6.8%;下发18个绩效评价通知书,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金额64.36亿元。

各位代表,2024年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刚性支出多,财政资金偏紧运行。二是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还本付息压力大,隐性债务、融资平台存在风险。三是大财政体系建设已全面铺开,但资产盘活深度不够,银企联动力度不足,国企改革难题多。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强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遵循《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制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纵深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盘活资金资产资源,千方百计做大财政收入;加强预算源头控管,落实责任,兜牢“三保”底线;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财经纪律,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更好服务“四区一中心”建设。

(二)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坚决履行财政保障基本职能。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将落实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优先安排教育、乡村振兴、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合理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和履职的必需支出。

——坚持过“紧日子”。编紧预算、硬化执行,严禁超预算、超标准安排支出,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过“紧日子、苦日子”,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大力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坚决取消低效和无效支出,对其他特定目标类项目视财力情况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构建动力循环机制。纵深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国有“三资”有效统筹、有效配置、有效监管机制,深化国资国企功能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变”,实现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推动各项改革真正贯通起来,实现防风险、扩投资、畅循环、育新质、促转型的有机统一。

——健全预算约束机制。健全“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的控制机制,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

——严格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强绩效管理实效性,完善当年预算执行与下一年预算安排衔接机制,加强预算评审和绩效结果应用。

(三)收支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72999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30230万元(返还性收入656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902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340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55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396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73万元;调入资金9078万元。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预计729999万元,与年初735832万元相比减少5833万元,降低0.7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67173万元;上解支出4203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791万元。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政府收支功能分类科目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928万元;国防支出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7365万元;教育支出7770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239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05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919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84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85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8852万元;农林水支出13259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0709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221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77万元;金融支出25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15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137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6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678万元;预备费8790万元;其他支出110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193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00万元。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预计232445万元,其中:县本级收入11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1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5633万元。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预计232445万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76302万元;农林水支出5725万元;其他支出101071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8549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00万元;调出资金907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1504万元。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59238.30万元。其中:利润收入51566.96万元;股利、股息收入185万元;产权转让收入357.25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7129.09万元。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59238.30万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331.44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46466.82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440.04万元。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98535.1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9886.6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8648.54万元。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88774.9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3529.7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5245.19万元。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当年结余9760.2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0401.23万元。

三、完成2025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2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治理能效,努力完成年度预算收支任务,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县”提供坚强财力支撑。

(一)强化财政支撑,增强可用财力。一是强化非税收入征收。执行新修订的《湖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试行)》《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的通知》,加强稽查,动态监管,确保非税收入依法征收、规范征收、应收尽收。二是加强综合治税。加强对财政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强化财税部门和涉税部门联动协作,充分运用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加强涉税信息采集,织牢织密综合治税信息网,堵住征管漏洞,推动财政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三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2025年,国家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转移支付并新增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持续支持“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为全县争取项目资金提供了前置条件,财政部门将深入研究上级政策,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积极衔接跟踪。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储备、申报,确保资金争取取得明显成效。四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财政资源和资金,优先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规划、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的资金需求,确保项目建成落地、发挥效益。

(二)着力助企帮扶,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提振消费。筹集资金,持续落实好鼓励生育、鼓励消费、地灾避险搬迁户进城等相关政策。二是助企纾困。以担保贴息资金、技改资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资金为依托,支持优质企业发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三是用活用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奖励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发挥“过桥贷”“担保贷”“政采贷”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金、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重点扶持财税贡献大、成长性好的主导产业。四是落实国家、省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三)持续开展大财政体系建设,推进走深走实。一是进一步清理盘活国有“三资”。加强国有“三资”有效统筹、配置和监管,加大力度推进容缺办证,确保国有资产应盘尽盘、权属登记应办尽办、国有“三资”应登尽登;深度挖掘闲置低效“三资”出租出售价值、合作开发价值、竞争性有偿使用价值,探索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碳汇等各类资产和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等各类资源估价入账方式,努力实现“三变”。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依托鑫财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平台,高效统筹各类资产资源,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效,推动县属国有“三资”资产集聚、资本放大;建立完善基金、金融联动机制,设立产业引导发展基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深耕国企投产业、投供应链、投科技、投基金“四投”模式,积极投向耐心资本,推动政策资金资本化;推动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将适用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资产注入县属国有企业,壮大国有资本底盘,提高融资能力,促进有效投资。三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功能性改革,着力构建策划、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五位一体”发展闭环;坚持优布局和调结构并重,进一步明晰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强化资产运营效率,确保国有经济向城市运营、产业发展、优质景区、交通物流体系等关键领域投资布局;坚持市场化和效益化并行,加快国企向实体型、现代型企业转型;建立健全国企功能性绩效评价机制,更好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

(四)坚持过“紧日子”,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坚持过紧日子。坚决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运转类项目支出,严格管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动态监控。二是强化“三保”。按时落实在职人员工资,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按政策落实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支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城镇和产业双集中提升县城功能品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三是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补贴、“三农”保险等民生政策,让人民群众分享政策红利。

(五)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监管质效。一是形成监管合力。加快推进“四位一体”、多方联动、通力协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财政“大监督”体系建设,提升财政监管整体效能。二是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资金流程、一体化系统操作、风险防控等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及时堵塞漏洞。三是按照省财政厅要求扎实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进一步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房县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附件:目录表.xls
附件:1-关于房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
附件:2-2025年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doc
附件:3-2024年房县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docx
附件:4-2025三公经费.doc
附件:5-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xlsx
附件:6-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xls
附件:7-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表.xls
附件:8-2025年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表.xls
附件:9-2024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xlsx
附件:10-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表.xls
附件:11-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表.xls
附件:12-2025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表.xlsx
附件:13-2024年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xlsx
附件:14-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xls
附件:15-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xls
附件:16-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表.xlsx
附件:17-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表.xlsx
附件:18-2024年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xlsx
附件:19-2024年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xlsx
附件:20-2025年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预算数).xlsx
附件:21-2024年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安排.xlsx